重点推荐企业 平台首页 | 平台热线:0574-27973798
网站地图 |   收藏本站   |   联系我们

13362838982

您的位置:首页 > 献血文化 > 相关报道

"农民老板"13年献血7万多ml-2010年报道

发布日期:2022-12-24 浏览次数:8

        郑世明是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一家小型地板加工厂的老板,同时又有一个响亮的名号:无偿献血义工,荣获过全国无偿献血金奖、上海市白玉兰奖等荣誉,还是宁波市献血冠军。在1998年他又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,2009年10月注册为“红色力量志愿者服务队”,队伍从最开始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160多人,年龄最大的55岁,最小的才20岁,其中有个体户、公务员、教师、医务人员、学生、工人、农民等,涵盖各行各业。每个月他都负责组织志愿者进行义务献血,为解决上海血源紧张,志愿者队伍还一年3次组织到上海献血,每次人员为50多人。同时队伍还开展资助大学生、慰问老人等社会公益活动。

  郑世明第一次献血,还是13年前的事。“1997年时,献血的人还很少,每个乡镇都有献血指标,轮到我们村了,村党支部便动员党员干部带个头。”郑世明说,那时候对献血不是很了解,但也不觉得献血对身体有影响,上午献了200毫升,下午上房顶干活,没有丝毫不适感。从此,凡是村里有献血任务,郑世明总是参加,献血的剂量也从原来的200毫升增加到了400毫升。
  献血次数多了,郑世明的名字渐渐被献血办工作人员熟识起来。2000年的一天,他接到宁波市血液中心的一个电话,说血库里缺少血小板,希望他能尝试捐献成分血。郑世明又是二话没说便答应了。
  “第一次献成分血是冬天,自己开着摩托车到献血办,当时成分血采集设备还比较陈旧,看到献血室里只有两个人,正在献血的一名志愿者两手并用,上头挂满瓶瓶罐罐,心里还有点紧张呢。”虽然紧张,但郑世明对这些设备和工作人员的技术还是很放心的,当工作人员询问他选择有偿还是无偿献血时,他想都没想就在无偿栏里打上了勾。
  从这以后,郑世明每年都会无偿献成分血6次以上,但郑世明清楚只靠他一个人献血一年最多也不过12次(献成分血间隔期下限为28天),解决不了什么问题,只有带动大家参与献血,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。于是他积极带动身边人加入到献血队伍中。2003年,厂里职工在他的动员组织下,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。“职工献血,按上班计算,工资照发,车子来回接送。”这是他制订的一条特殊的厂规。2005年,妻子也加入到献血队伍中,现在儿子也不甘落后,已累计献血1800多毫升。周边的街坊乡邻在他的带动下,对献血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,献血热情越来越高。2005年7月,一个宁波血源紧张的电话打到郑世明家。没想到,他在村里广播室一喊,就召集来20多个村民。流动采血车头一遭直接开到村里,采到了6000毫升的救命血。2006年,郑世明开车到轻纺城购买材料。两名相熟的摊主对他说:“世明哥,你常说献血对身体好,今天阿拉也想试试。”郑世明将手头的活儿托付他人,当即用面包车拉他们到中心血站。他俩高兴地各献了400毫升全血,还约定下次捐成分血时也叫上他俩,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。每次献血车开到古林,总是能“满载而归”。“现在宁波市血液中心对基层各地的献血都有指标,唯独我们古林没有,因为我们年年都超额完成任务。”郑世明自豪地说。
  献血不光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举动,也给郑世明带来了很多快乐,他也因此结识了许多朋友。因为工作原因,他经常要到各地出差,每到一个地方,他都会去参观当地的血液站,有机会还要在那里献上一回血,哈尔滨、上海、温州、江西等地的血液中心,他都曾经到访过。厂里要经常到上海进材料,于是上海的血液站他去得最多。“上海是个大都市,这里不但人气旺,商贸繁荣,而且有着最好的医疗条件,最好的医疗水平,这里需要的血液量也最多。”郑世明了解到这些情况后,开始组织志愿者到上海献血,这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去三次,这不,今年五一节,他又组织了60多名志愿者去上海献成分血。
每个月组织志愿者献血要打上百个电话,去上海献血都是自费联系车子,还曾经和朋友一起出资策划过多次献血宣传活动。有人觉得郑世明很傻,这些又不能给他带来丝毫的经济利益,难道他就图个献血明星的名号吗?郑世明说,他奶奶生前曾经因血小板严重缺少而住院,输过很多次血,要是没有大家无偿献血,他奶奶也活不到95岁。他觉得每个人在献血的时候,可能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需要用血。所以,今天献血,在救治别人,给予他人希望的同时,也是为明天的自己买了个保险。
也正因为他如此热心社会公益,5月21日,他又被评为首届宁波市“十大慈善之星”。


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?

0 0
 更多
查看更多 >>

推荐新闻